一、加固原理差异
粘钢加固
通过高性能结构胶(如环氧树脂胶)将薄钢板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,依赖胶粘剂传递应力,形成共同受力体系。核心特点:无焊接,施工后需固化24-48小时。
包钢加固
采用型钢(角钢/槽钢)包裹构件,通过焊接缀板或螺栓固定,干式包钢仅机械连接,湿式包钢需灌注结构胶增强协同受力。核心特点:形成外包钢套筒结构,承载力提升显著。
二、施工工艺对比
项目 粘钢加固 包钢加固
流程 表面处理→涂胶→粘贴→锚栓固定→固化 安装型钢→焊接/螺栓固定→封缝→注胶
周期 3-5天(胶粘剂固化快) 7-15天(需焊接/注胶)
环境要求 湿度≤70%,温度5-35℃ 可适应复杂环境,但需避高温焊接
三、适用场景与效果
粘钢加固
适用构件:梁、楼板等受弯构件,静力荷载下提升正截面承载力(抗弯能力提升20%-40%)。
限制:混凝土强度需≥C15,高温(>60℃)环境易导致胶粘剂失效。
包钢加固
适用构件:柱、剪力墙等需大幅提升承载力(抗压能力提升50%-100%)及抗震性能的构件。
优势:湿式包钢通过型钢约束和胶粘协同作用,抗震性能优异。
四、经济性与耐久性
成本:粘钢加固材料成本低(约200-500元/㎡),包钢加固因钢材用量大(约800-1500元/㎡)且工艺复杂,成本高2-3倍。
耐久性:包钢加固钢材防护层更厚,耐腐蚀性优于粘钢(胶粘剂易老化),但需定期检查焊接节点。
五、选择建议
优先粘钢:局部加固、工期紧、预算有限且无高温/高湿环境。
优先包钢:需整体加固、抗震要求高或构件尺寸受限(如古建筑柱体)。
- 上一篇:建筑加固的施工操作对改造存在的风险问题
- 下一篇:碳纤维布加固的优点有哪些